文章详情

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中影响标准曲线质量的几个因素!

日期:2025-05-18 21:28
浏览次数:2508
摘要:转自于食品实验室服务 检验检测机构学习圈

溶液浓度变化

溶质随溶液浓度变化而出现电离、解离或聚合的程度,或与显色剂生成有色物的配位数发生改变,会使光度法测定不符合比耳定律。


单色光纯度不够

光度法中要求在*大吸收峰处测定吸光度,因此要求光度计的有效谱带宽度越窄越好,有利于获得纯度高的单色光。当单色光纯度不够,即有效谱带宽度不够窄时,测定的吸光度偏低,浓度越高,测得的吸光度偏低越多,致使标准曲线上端向下弯曲。

比色皿的厚度或光学性能不一致

如果装试剂空白液的比色皿较其它比色皿薄或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少一些,则曲线的延线与纵坐标相交;反之,与横坐标相交。因为各测点i:=Ai-A0,当装空白液的比色皿较薄时,A0值偏低,Yi=Ai-A0值偏高,反之,Yi值偏低。


显色反应和反应条件的问题

当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不高时,被测物低于某一浓度就不能显色,当浓度不同时,溶液对光的吸收、散射的程度不同,低浓度段往往弯曲,加上浓度高时部分胶体颗粒的聚沉,致使测定的吸光度降低,曲线上端向下弯曲。


操作上的原干扰物质的影响

例如褪色反应,显色溶液的颜色不稳定,易褪色,若比色时间超过了稳定时间,标准系列中高浓度溶液颜色减褪,致使曲线上端向下弯曲。因此应控制好显色剂的加入时间,可以每加3份,停3~3min,再加上3份,依次进行,以使每支比色管的显色时间相近。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1378号